導語
多項補助資金用于醫療人才培養!
近日,財政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中醫藥局聯合印發《關于提前下達2022年醫療服務與保障能力提升(衛生健康人才培養)補助資金預算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锻ㄖ凤@示,2022年將撥款76億,用來培養衛生健康人才。
補助資金貫穿4個階段
《通知》中顯示,補助資金貫穿院校教育階段、畢業后教育階段、繼續教育階段及人才使用階段。
其中院校教育階段,主要為農村訂單定向醫學生免費培養;畢業后教育階段主要為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助理全科醫生培訓;繼續教育階段主要為緊缺人才培訓、縣鄉村衛生人才能力提升培訓;人才使用階段主要為全科醫生特設崗位計劃、萬名醫師支援農村工程。
各地各項資金分配情況如下:
對全科醫生人才培養越來越重視
與2021年的補助資金對比,資金增加約30億,同時資金用途也更加明確。
其中全科醫生特設崗位計劃為2022年新增加項目,由此也可以看出我國對全科醫生培訓的重視。
“醫改的關鍵在基層,基層的關鍵在人才,人才的關鍵在全科。全科醫生在基本醫療衛生服務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國家衛健委副主任曾益新說,近年來,我國全科醫生隊伍建設取得重要進展,院校教育、畢業后教育、繼續教育相銜接的全科醫生培養體系基本形成,以“5+3”為主體、“3+2”為補充的全科醫生培養模式初步建立,訂單定向免費醫學生培養計劃覆蓋所有貧困縣,全科醫生特崗計劃試點逐步擴大。
曾益新分析,按照2030年每萬名城鄉居民擁有5名全科醫生的長期目標,目前還有很大的人才缺口。數量是一方面,目前我國規范化培訓的全科醫生較少,大多數是以短期轉崗培訓為主,質量水平還有提升空間。
此外,全科醫生在待遇、學科建設、職稱晉升等方面也有待完善。一些社會觀念也應轉變,全科醫生不是低水平醫生,不是‘萬金油’,要充分認識全科的重要性,補足醫學教育上的薄弱環節。
世界衛生組織榮譽總干事陳馮富珍曾認為,“全科醫生在基層醫療系統是一個靈魂人物,他們不僅是人民健康的‘守門人’,也是國家醫療衛生體系的守門人。”
來 源 / 華醫網綜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