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版專業目錄中,動畫專業屬于藝術學中的戲劇與影視學類,是一種綜合藝術門類。它是集合了繪畫、漫畫、電影、數字媒體、攝影、音樂、文學等眾多藝術門類于一身的藝術表現形式。
醫學證明,人類具有“視覺暫留”的特性,就是說人的眼睛看到一幅畫或一個物體后,在1/24秒內不會消失。利用這一原理,在一幅畫還沒有消失前播放出下一幅畫,會給人造成一種流暢的視覺變化效果。
動畫就是由許多幀靜止的畫面連續播放時的過程。通過把人、物的表情、動作、變化等分段畫成許多畫幅,再用攝影機連續拍攝成一系列畫面,給人的視覺造成連續變化的圖畫。它的基本原理與電影、電視一樣,都是視覺原理。無論其靜止畫面是由電腦制作還是手繪,抑或只是模型每次輕微的改變,只要它的拍攝方式是采用的逐格方式,播放時將單幀的畫面串聯在一起,并且以每秒12幀或以上去播放,觀看時就會形成活動影像的效果。

二、專業與就業
據教育部陽光高考信息平臺數據統計,全國普通高校動畫專業年畢業生規模在1.4-1.6萬人之間,連續三年全國就業率區間處于85%-90%之間。前不久教育部公布了全國31個省份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分省的就業率較低的本科專業名單。動畫專業也位列其中,這是不是說明動畫專業的就業前景不容樂觀呢?
就業難不是整體現象
從我國動畫專業開設的歷史來看,最早開設該專業的是一些藝術類院校。從2000年開始,國家發布了一系列優惠政策鼓勵本土動漫產業發展,2006年動畫產業得到國家的大力扶持呈井噴式增長。面對這樣的市場前景,眾多院校紛紛開設動畫專業。據教育部陽光高考信息平臺數據統計,到目前為止開設動畫專業的本科高校數量接近350所。全國一共1100多所本科高校,也就是說,超過三分之一的本科院校開設了這一專業。
雖然開設院校很多,但不同院校培養的學生質量參差不齊,人才培養與市場需要不匹配,基礎人才過剩、高端人才不足,學生技能太過單一無法滿足企業的需求等因素,都造成了部分地區動畫專業畢業生難的局面。

市場缺什么樣的人才
據報道,目前在北京已形成了6個動漫游戲產業集聚區,其調查報告指出,北京的動漫行業缺少三類人才。一是缺少高端原創人才,大部分動漫企業管理者認為在企業內部只有22%的創意人員才算得上是創新型人才,而多數人才(78%)屬于復制型或模仿型。這種人才結構導致原創產品很少,企業核心競爭力不足。二是缺少管理人才,與傳統企業相比,動漫游戲企業其組織形式既有分散的個別勞動,又有簡單協作的集體勞動和集中的社會勞動,創意人才具有較強的工作獨立性,創意工作過程難以監督。這些工作特點給傳統的管理理念與管理方式帶來挑戰。三是缺少經營人才,實踐證明,創意人才往往在市場經營才能上有所欠缺。市場對將創意“產業化”及“市場化”的經營人才非常歡迎。

目前動畫專業的學生從事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動畫公司、游戲、電影、電視、廣告制作、影視包裝等行業。在未來文化交叉融合的趨勢下,動畫專業的畢業生勢必可以在其他領域得到更廣泛的發展。如在教育、建筑、設計、航天、醫學等行業從事動畫虛擬演示、特技效果制作等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