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臨近,家長們又開始為子女的升學開始操勞奔波,隨著中國教育市場的開放和國際教育的引入,越來越多的家長已不再把目光僅僅鎖定在高考這唯一的高等教育“獨木橋”上,國際班、國際校也開始被納入他們的視野,為孩子未來的出國深造鋪墊道路。
然而,面對形形色色的國際合作辦學項目,家長和孩子們又是否能依然從容的做出選擇呢?
目前,國際高中在國內并沒有行業標準,也沒有教育主管部門的審批標準,但并不妨礙這個行業的發展和成熟,事實上有的國際高中已經運轉十多年,有著非常成熟的課程體系、師資隊伍、評價標準、留學渠道和國外大學的認可,相當數量的學生及家長已從中受益。但作為不斷探索發展的新鮮事物,高中國際班處于政策的盲區,既沒有明確支持,也沒有明令禁止,關于其成本核算、經費的收取以及使用也缺乏明確的法律依據和有效監管,因此,國際高中目前也存在良莠不齊、魚目混珠、招搖撞騙的現象。有些國際高中僅僅是宣傳的噱頭,完全沒有任何課程規范和體系,甚至沒有聘請有教師資格證的外籍教師,更無法為學生指明一條有保障的留學之路。
從國際高中的功能上來看,家長之所以愿意花費每年不菲的學費送孩子入讀,歸根結底是因為其具備以下幾方面的優勢:(1)強化英語,提前接受國外教育模式——普通高中的課程設計主要是針對進入中國大學的高考,而高中國際班的課程設計主要是針對中國學生申請國外大學,因此對于孩子留學提供了更完善的準備;(2)強調中西文化融合式教育,注重西方文化理解與適應能力的培養——為孩子順利完成中西方文化的跨越式過渡,迅速適應生活、學習環境奠定良好的基礎;(3)國際班在某種程度上幫助學生節省留學的費用和時間——很多中國學生沒有經過高中國際班的學習,直接出國后還是要耗費大量的時間、精力和資金在語言學習和文化適應上面;(4)留學的出口和簽證保證——中外院校合作建立的國際班已經能夠為孩子鋪設一條或數條留學道路,減少家長和孩子未來升學的擔憂和困擾。
優質的高中國際班普遍會具備上述特質,如北京師達中學,建立了高中直通美國知名公立大學的合作模式;西安博愛國際學校,開啟了中美雙高中文憑的校際合作理念;這些學校在選擇國際班學生時,往往會(1)孩子和家長要有明確的出國留學意愿;(2)強調孩子的英語能力;(3)看重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和知識創新能力。
在孩子人生中的重要十字路口上,面對林林總總、目接不暇的國際班,家長和孩子一起擦亮雙眼慎重如何選擇才是關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