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由賽爾教育主辦、新浪教育協辦的留學后(離境后)服務市場行業論壇在北京萬達索菲特大飯店成功舉行。來自于教育部領導、國際教育行業各界人士、媒體代表以及數十所美方精英高中校長及國際項目負責人出席了本次論壇,共同探討關于中國低齡留學生離境后的服務保障體系。

此次論壇中,來自美國多米尼克高中校長Leanne Giese,美國天主教紀念高中英語教師Thomas New接受了專訪,下面是專訪的文字實錄。
家校溝通:學校對孩子的了解還是太少
主持人:在美國學校的校長和家長是怎么樣溝通的呢?
Leanne Giese:多米尼克是想把學校打造成學生的家的感覺。尤其對中國的學生來說,和WIA一起給學生們創造更好的環境。我們高中是這樣的與家長交流的模式,和美國家長交流的頻率大概是在每周發周報,老師和家長之間每天都會有郵件或者是電腦的交流,包括在我們的網站上面,也會發公告、PPT展示。和中國家長交流方面,是依靠國際學生指導員,會和家長進行微信的溝通,WIA起到很大的幫助。
主持人:中國的低齡學生和家長的溝通您有什么建議呢?
Leanne Giese:對于中國家長來說,學校希望家長可以提供盡可能多的信息,永遠不要覺得學校可能知道太少或者是太多。任何關于學生的興趣愛好、特長、交朋友方面的需求都盡可能多的讓學校了解到,這樣學校才能更好幫助學生。
老外看中國:中國式留學最大問題是什么?
主持人:Thomas New您接觸到的學生當中,他們在美國學習遇到的最大的挑戰是什么?
Thomas New:對中國學生來說,最大的挑戰是兩方面的:第一是語言,中國學生落地到美國開始就要進入全英文的環境,上課、做作業都是全部用英文,連一個喘氣的環節都沒有。第二是,中國學生剛到美國學校的時候,可能不太主動參加學校的活動,學校肯定是鼓勵學生多參與。不管是天主教紀念高中,還是多米尼克,還是任何一個高中。大家都鼓勵盡可能多的參加活動,這是過語言關很重要的方法。
解決語言問題和更多的融入學校的生活,這兩者之間是相輔相成的,學生更多的參與學校的活動,活動中可以跟同學們交流,可以學到很多英語,一些口語、一些常用語,學到更多的英語以后,更有信心參加更多的活動,這兩者是互相幫助,學生會在這兩方面都會越來越好。
主持人:您對WIA項目有什么看法,如何評價它?
Thomas New:我和天主教紀念高中和WIA合作有三年時間,我們發現這個項目真正幫助學生,尤其是在文化融入方面起到很好的作用,這個項目和其他的機構純粹是為了把學生送到美國的留學是有所區別的。
主持人:Leanne Giese,您對WIA是怎么評價的?
Leanne Giese:多米尼克是最早和WIA合作的高中,5年前就來到中國,這5年來作為多可尼克的校長和家長,我認為WIA的服務是無可取代的,如果要把孩子送到千里之外的地方上學,可以信任WIA的服務,提供的打包式的服務,對孩子的各方面關注是非常高的。
主持人:本場的嘉賓訪談就結束了,感謝兩位校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