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自主招生是什么?
各大學(全國共有90所985、211名校有自招)在高考后獨立組織考試,給與在考試中表現優秀的學生降分錄取等優惠。最多能降至一本線錄取(即分數達到當地高考一本線即可進入該大學)。
2.自主招生有什么用?
自自主招生是學生高考的“保險”:當學生的高考分數沒有達到統招的分數線時,可以使用自主招生的優惠政策,“計劃外招生”進入大學。例如2015年北大的分數線在695左右,某學生高考失利考了670分,同時在自主招生考試中表現優秀,獲得30分加分(降分錄取),加分后為700分,高于北大的統招分數線,即可順利進入北京大學。
3.聽說自招人數減少了,還有我的份嗎?
今年加分總人數確實減少,但清華、北大兩所頂級名校以“領軍計劃”“博雅計劃”的名義進行自招加分,名額反而比去年更多。預計明年北京各高校將在清北帶領下開始回升自招加分人數。
4.怎樣參加自主招生?
自主招生為大學公開發布信息,學生自愿報名參加,全程公開的招生形式。幾個重要時間節點如下:
2月底大學發布自主招生招生簡章;
3月底前學生準備自薦材料并按照規定投遞;
4月大學審核材料,公布通過初審的名單;
高考后通過初審的學生參加自主招生考試(筆試、面試等);
高考出分前大學公布自主招生加分結果和加分名單。
5.我可以拿到多個學校的自主招生加分嗎?
可以。在投遞材料、獲得初審資格、參加考試等環節中,一個學生都可以同時獲得多個大學的自招機會。即一個學生可以同時向多所大學提出申請、同時獲得多個大學的初審通過資格、參加多個大學的考試,因而一個學生可能獲得多個大學的自招加分。但在最后填報志愿時,只能使用其中一所大學的加分。
6.怎樣獲得自主招生的資格?
根據2015年自招情況看來,學生在校期間學習成績(尤其是高三各次期中、期末及一模考試的成績)足夠優秀即有極大可能通過初審,獲得自主招生資格。除了成績優秀外,獲得競賽獎項、發表個人作品、獲得專利及參加大學舉辦的各類夏令營也是獲得自找資格的有效條件。
7.自主招生的初審和考試通過率怎么樣?
自招考試的通過率在20%-30%。通過率比較低,因此需要專門準備自主招生的考試,不能“隨便考考”。
8.聽說“校薦”取消了,高中還能為我做推薦嗎?
可以。國家明文規定取消“校薦”,但事實上,大學審核學生材料時最主要的依據仍然是學生的在校成績,區別有兩個:以前是給高中一定數量的推薦名額,由高中分配;現在是對每個高中通過相應人數。如清華以前每年給某中學30個校薦名額,現在校薦取消后,清華仍然對這個學校前30名的同學實行直接通過,不過沒有“校薦”這一步了而已。
以前高中在分配校薦名額時會注意每個學生只有一個校薦機會。即清華給某中學20個校薦名額,北大給該中學25個校薦名額,學校會把這45個名額分配給45個不同的學生。現在學生自行申請,一個學生可以同時申請多個大學,獲得多個大學的自招資格。
9.聽說需要專家推薦,什么樣的專家推薦有用?
學校班主任、任課老師、實驗室老師、大學教授、居委會、學生社團、公益組織……全都可以寫推薦信。但推薦信其實并沒有什么決定性用。除競賽獎項和學習成績之外的申請條件,都是“附加項”,并不起決定作用。
10.“五大學科競賽”指什么?
數學、物理、化學、生物、信息五科競賽,得到大部分大學承認。每年選拔出最優秀的部分學生以國家名義集訓,并全部直接保送。因此,這五科競賽非常受中學重視,被稱為“五大學科競賽”。
11.參加學科競賽對自招有什么用?
參進入國家集訓隊的同學可以得到國家認可的保送資格,直接保送清北。獲得國家級一等獎的同學大多數可以直接與清北簽約,獲得至少60分降分(不需要再參加自招考試)。獲得國家級獎項的同學可以直接獲得清北自招資格(需要參加自招考試)。獲得省級競賽獎項的同學可以更容易申請到各大高校自招資格。
12.每年有多少人能獲得“省一”?多少人能獲得“國一”?
北京市每年每科競賽有100人左右(80-120名)省級一等獎,每科有10人左右(8-16名)同學進入“省隊”有資格參加國家級賽事。只要參加國家級賽事,就至少能獲得國家級三等獎。獲得國家一等獎的人數每年不一定,大約五科共30名左右。
13.文科生沒有競賽,怎樣獲得自主招生的資格?
文科生可以通過參加作文比賽獲得自招資格,除此之外,部分高校還會認可辯論賽的獎項。
14.夏令營是什么?我可以參加嗎?
夏令營是在自招正式開始前,部分大學以“體驗營”“暑期學校”等名義組織優秀學生提前考試、簽約的活動。有“暑期學校”(清華)、“優秀中學生體驗營”(北大)、學科競賽營、院系專業營等多種形式。學科競賽營只有競賽生參加,提前簽約;院系專業營公開接受報名,但對自招沒有確實幫助(部分院系聲稱提供自招資格,但事實上院系對招生工作的參與度比較小,能爭取到的資源和名額有限)。有些夏令營只能由高中推薦參加,是真正的“自招夏令營”,優秀營員將直接獲得自招資格。
15.哪些學校有夏令營?
國家明文規定不許舉辦自招夏令營,因此只有清華、北大、國科大等學校有(提供自招資格的)夏令營。
16.我應該參加什么學科的夏令營?
如果是競賽生,有機會一定要參加對應科目的競賽夏令營。如果是院系專業夏令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參加即可。院系有一定可能爭取到資源,提供自招的資格和優惠政策。
17.怎樣才能拿到自招夏令營的資格?
競賽營和自招營一般會由大學直接聯系各高中,不接受學生自行報名。院系專業營一般可以由學生直接自行報名。
18.參加夏令營有多大可能拿到自招加分?
參加夏令營獲得優秀營員可以得到自招資格,還需要參加6月高考后的自主招生考試。并不是直接獲得自招加分。
19.夏令營的考試和自主招生考試一樣嗎?
科目分布和題目難度基本一樣。因為大學老師并沒有能力針對不同需求的高中生進行差異化的分別命題。
20.自主招生考什么內容?
各高校不同。主要分為高考文化課(如北大自招考語數外理化,北理工考語文數學)、大學專業相關基礎知識(如理科院系考察競賽基礎、傳媒專業考察電視節目分析、語言類院系考察語言能力等)兩種范圍。
21.自主招生考得難嗎?
大學專業知識主要是學生需要提前有了解。高考文化課難度介于高考中檔題到競賽基礎題之間。
22.自主招生怎么提前準備?
時間點上:高三上以前可以補充一些競賽內容;高三下應該專心準備高考,不要針對自招作專門訓練。高三學習,尤其是高三下的學習節奏一定要以高考為準。
內容上:補充一些競賽基礎知識點、多練習高考壓軸題左右難度的題目。
23.自主招生面試考什么?怎么準備?
各學校不一樣。主要分為問答類型的面試和無領導小組討論兩種。面試主要考察學生的表達能力和邏輯能力。并不需要學生表現得很“優秀”,情商正常、表達順暢有條理即可。準備自招面試,可以由父母陪孩子在家多練習“計時對一個問題發表自己的看法”的連續說話能力。
24.新高三(2017高考)的學生現在可以做什么準備?
新暑假學習競賽(或自招內容)。9月參加數理化競賽。文科生參加作文比賽。
25.新高二(2018高考)的學生現在可以做什么準備?
參加作文比賽。可以提前參加各類競賽訓練。高二學生尤其可以參加信息和生物競賽,尤其是生物競賽,更容易獲得獎項。
26.新高一(2019高考)的學生現在可以做什么準備?
選擇1-2科競賽進行系統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