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字關注,你就會成為教育通
“
2017高考考什么
怎么考?
”
今年二月,高考界發生了一件大事
一篇文章透露出了 高考重點考查的四項內容
大多人將信將疑
后來,參加過今年高考的人都清楚,
這四項內容有多重要呀!
而寫這篇文章的人也大有來頭
他是 教育部考試中心主任姜鋼。
甚至有的人認為,
他的文章就是高考命題 “風向標”。
前幾日, 姜鋼主任又有一篇重磅文章發布,
直指2017高考全國卷的命題。
2017高考怎么考?
如何確定復習方向?
這篇文章是重要的備考參考資料!

2016年10月11日,教育部考試中心主任姜鋼在《中國教育報》發表署名文章 《探索構建高考評價體系 全方位推進高考內容改革》。
對2017年高考《考試大綱》修訂和命題改革的重要性進行了權威解讀,并對2017年乃至今后幾年高考的考查目標、考查要求進行了詳細闡釋,具體回答了明年高考 “考什么”“怎么考”的問題。
如果說弄清一門門學科的復習內容和備考方法,是解決了戰術問題的話;
那么,了解命題機構和命題人對“考什么”“怎么考”的宏觀意圖,就是高考的戰略問題!
只有戰略清楚、戰術正確,高考備考這場戰役才能取得最終勝利。

2017高考為何特別重要?
探索構建新的評價體系,
外語“一年兩考”將首次實施
2014年9月,國務院頒布了《 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這是未來若干年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綱領性文件。
按照《實施意見》部署,我國高考改革——
2014年“拿圖紙、出方案”
制訂了高考內容改革規劃和分省命題省份使用全國卷的調整方案
2015年“打基礎、抓施工”
堅持立德樹人,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依法治國和創新精神的考查,并順利實現7個省份使用全國卷的平穩過渡;
2016年“調布局、克難點”
科學實行“一綱多卷”,平穩完成命題格局調整,全國26個省份使用全國統一命題試卷,通過加強法治化建設強化考試管理和秩序,進一步提升了全國高考的權威性和公信力;
2017年高考,外語“一年兩考”首次實施
肩負著探索構建“一體四層四翼”的高考評價體系的重任。 為此,要通過修訂《考試大綱》、改進評分方式及評卷管理、加強國家題庫建設等措施,增強改革的整體性和可持續性,力爭實現新的突破!

“一體四層四翼”到底是什么?
從頂層設計上回答
高考“為什么考”“考什么”“怎么考”
“一體”
即 高考評價體系,通過確立“立德樹人、服務選拔、導向教學”這一高考核心立場,回答了“為什么考”的問題。
【解讀】
高考再怎么重要,它也是教育的一環,都必須服從于我國教育“立德樹人”這一根本目標。
所以,廣大高中生研究高考題、練習高考題、圍繞高考題進行復習,其實也是接受教育的過程。
高考是選拔性考試,是為了給高等學校尤其是高水平大學挑選合適人才, 試題必須有難度,能將不同水平的考生區分開來。
所以大家對高考試題的難度要有充分心理準備, 不能一廂情愿地認為高考要改革了、上大學容易了,命題難度就會下降。
“導向教學”其實就是說“高考=教學的指揮棒”,不論是高中教學還是初中、小學教學,都要緊盯這根指揮棒。
脫離高考實際的教學和學習,還有沒有價值?答案顯而易見!
“四層”
通過明確“必備知識、關鍵能力、學科素養、核心價值”四層考查目標,回答了高考“考什么”的問題。
第一圈層“必備知識”
強調考查學生長期學習的知識儲備中的基礎性、通用性知識,是學生今后進入大學學習以及終身學習所必須掌握的。
【解讀】
高考盡管是選拔性考試,但也至少有60%的基礎題。
這些題目考查的就是 基礎性、通用性知識。
這些知識絕大部分都在教材上有明確體現,考生們在一輪復習期間,首先就是要對照考綱,把每科考點涉及的這些 基礎性、通用性知識記熟、掌握。
檢驗的方法,就是 教材上的例題、練習題要都能熟練解答。
第二圈層“關鍵能力”
重點考查學生所學知識的運用能力,強調獨立思考、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交流與合作等學生適應未來不斷變化發展社會的至關重要的能力。
第三圈層“學科素養”
要求學生能夠在不同情境下綜合利用所學知識和技能處理復雜任務,具有扎實的 學科觀念和寬闊的學科視野,并體現出自身的 實踐能力、創新精神等內化的綜合學科素養。
【解讀】
“關鍵能力”和“學科素養”的考查,往往體現在那些“難題”上,比如語文的現代文閱讀、數學的壓軸大題、文綜的問答題等。
總結起來,要在這些難題上拿分,復習備考就要把握兩個字 “思”“廣”。
思,就是對每一道試題,要多想:考 查知識是什么?解答思路有幾個?同類試題見過沒?答案組織順暢嗎?
廣,就是廣泛涉獵學科相關內容: 除了教材、各種優質試題,還有相關讀物、學科領域最新進展。
第四圈層“核心價值”
要求學生能夠在 知識積累、能力提升和素質養成的過程中,逐步形成正確的核心價值觀。
這也體現了高考所承載的 “堅持立德樹人,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和“增強學生社會責任感”的育人功能和政治使命。
“四翼”
通過明確 “基礎性、綜合性、應用性、創新性”四個方面的考查要求,回答了“怎么考”的問題。
“基礎性”
要求主要體現在學生要具備適應 大學學習或社會發展的 基礎知識、基本能力和基本素養,包括全面合理的知識結構、扎實靈活的能力要求和健康健全的人格素養。
“綜合性”
要求主要體現在學生能夠綜合運用 不同學科知識、思想方法,多角度觀察、思考,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
“應用性”
要求主要體現在學生要能夠 善于觀察現象、主動靈活地應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學以致用,具備較強的理論聯系實際能力和實踐能力。
“創新性”
要求主要體現在學生要具有 獨立思考能力,具備 批判性和 創新性思維方式。
“一體”是總體框架,“四層”與“四翼”是“一體”的有機組成部分。
它們共同構成了實現高考評價功能的理論體系,是考試內容改革的基礎性支撐。
廣大高中教師和考生必須結合具體學科,對各學科的“四層”與“四翼”有清晰的認識!

2017高考怎樣落實改革?
修訂考試大綱、改進評分方式、加強題庫建設
展望2017年,要進一步落實《實施意見》部署的改革任務,在重點推進高考評價體系建設的同時,體現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通過三方面舉措逐漸完善高考考試內容改革的支撐體系。
第一,修訂完善考試大綱
考試大綱修訂的目的:
一是貫徹落實 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精神,體現國家人才培養和高校人才選拔要求,進一步強化高考命題的育人功能和積極導向作用;
二是 加強高考命題的標準建設,進一步密切高考測評標準與正在修訂的高中課程標準的銜接,提升標準的科學性和規范性,突出高考作為銜接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橋梁的功能;
三是進一步完善考 核目標和考試內容,結合學科特點和核心素養的要求,完 善考核目標的內涵,增強科學性和規范性,適當調整選考模塊,滿足高校人才選拔要求,契合課程標準修訂方向。
二,改進評分方式,加強評卷管理,完善成績報告。
評卷工作、成績報告是高考工作的重要環節。為確保高考人才選拔要求得到貫徹,高考命題要有全局觀,要滲透到考試的全過程。
一是科學制定答案及評分參考。創新大型主觀題的評分理念和技術,通過基于能力的評分方案設計,克服主觀題評分的模糊性,提高能力考查的效果。
二是進一步加強對評卷工作的指導。完善評卷人員的培訓機制,做好評分細則制訂等工作的指導;及時收集學生的真實作答情況,利用好試題的各方面反饋信息。
三是試點改革成績報告方式,豐富報告的形式、內容和功能。試點建設考試評價信息服務平臺,多維度為學生提供具有診斷和預測等功能的成績報告,更好服務學生,為學校改進教學提供參考依據。
第三,加強國家題庫建設,提升命題科學化水平。
一是制定完善國家題庫標準體系,優化設計、提高質量。
結合教育發展改革成果,研制各學科試題屬性,為題庫建設奠定基礎。
二是形成以題庫為基礎的高考命題體制機制,提高認識,轉變觀念。
國家題庫將成為我國教育考試全流程“總裝線”的核心和支柱,將改善專業化考試機構的整體工作機制,對整個考試業態的流程實現再造,提升業務水平。
三是助力推進高考內容與形式改革。
建立健全多渠道征題機制,確保高質量試題積累,做好等值鏈接工作,滿足“一綱多卷”及“一年多考”的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