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選,各省高考志愿可分為以下幾個批次:
本科提前批次:一般是指軍事院校、武警院校、國防生、公安院校(含政法類院校的公安類專業)、體育院校(含綜合性大學的體育專業)、藝術類院校或專業、免費師范生,以及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國際關系學院、北京電子科技學院、外交學院等部分院校。有的省在提前本科批次后接著設提前專科批次。
本科第一批次:為教育部直屬高校、“211工程”院校、部省共建的原部委所屬重點高校、經批準參加本批錄取的高校(專業)。
本科第二批次:一般為省屬的非重點本科院校。
本科第三批次:為經教育部批準設立的獨立學院、民辦本科高校等。
專科第一批次:高等職業教育院校、專科院校以及本科院校的專科專業。
專科第二批次:為經教育部批準設立的民辦專科(高職)院校等。
需要注意的是:
各批次只是相對的說法,如某些學校在本省招生批次為本科二批,在外省招生批次為本科一批。
下面進入正文講解部分
▼
01
大本包括重點本科和普通本科兩種形式
大本采用教育主要有兩種實現形式:
985、211重點本科高校(簡稱重點本科)和普通123本高校(簡稱普通本科)。
【相同】
“985和211重點本科高校”與“普通123本院校”同屬大本,是具有同等學歷和文憑的本科高校。
【不同】
側重不同,但無本質差別。前者注重理論研究,后者更注重理論實踐應用。
小編:從學歷層次來講沒什么不同,但是從學校硬軟軟件來說還是有非常大的差距,舉兩個栗子:
經費預算不同。就清華北大公布的預算看,清華大學一年的預算經費高達175億!北京大學有141.6億!浙江大學131億!上海交通大學121億!華中科技大學73億!蘭州大學25.8億!中國海洋大學23億!而其他的211工程大學和普通本科院校和清華北大比年度經費投入,那就只有兩個字“呵呵”了,你懂的。
師資力量不同。清華擁有76位兩院院士,長江學者194人;北大擁有兩院院士77人、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20人,長江學者173人,973項目首席科學家63人,杰青181人。這些頂尖人才的數據,即使相比于很多的985工程大學來說,都是有著10倍的差距,而對于很多的211工程大學來說在頂尖人才指標上的差距更是達到百倍,至于對于很多省屬重點大學甚至于普通本科院校來說,想引入一個長江學者都是難如登天。
02
關于三本院校與一、二本院校
【相同】
三本和一、二本在本質上沒有什么區別(都是本科層次的高校),一本、二本、三本都是屬于“普通高等學校”教育系列;
學制都為四年;
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都是相同的,是不標明幾本的,只標明是本科,都以自己高校的名稱具印,都是“普通高等學校”教育證書。
【不同】
錄取批次不同:在河北省,一本為第一批次、二本、三本為第二批次。
學費不同:一本、二本相對稍少一些,但一些轉設二本學費也相對稍高一些,三本院校學費相對也稍高一些。
性質不同:一本是“公辦范疇”的;二本大多數是“公辦范疇”的,但有極少數也屬于“民辦范疇”的;三本主要是指“獨立學院本科院校”等,是“公辦民助范疇”的。
03
大專包括高專和高職兩種形式
大專教育主要也有兩種實現形式:高等專科學校(簡稱高專)和高等職業技術學院(簡稱高職)。
【相同】高專和高職同屬大專。
【不同】兩者也只是側重不同,無本質差別,前者重能力,后者重技術。
弄明白了這些,想必大家還有一點最為關心的——就業問題,小編找到了兩位學生的觀點,大家不妨看一看:
越難得到的往往都是越珍貴的,你三本的想和一本的拼什么呢,好的機會都是最上面的人的,剩下的才是你的。我作為一個在上海讀書并面臨著馬上要畢業求職的人來說,參加了好多宣講會,大多數是國企或者地產公司,他們給研究生給出的待遇條件要好太多。不是提供住房就是給落戶,本科生啥都沒有。
本科和研究生差別這么大,可想而知,一二三本差別有多大了吧。
我學校算是普通211,所以來招的崗位都比較辛苦一點,工資待遇還挺好。作為公司的長遠考慮,你是什么學校就決定是什么單位和崗位來招你。如果是財大氣粗又注重形象的公司,那肯定只會去985和211招人,因為他需要他的公司整體都是優秀的形象。
如果是稍微辛苦一點,工資待遇還可以的公司會在985和211的學校招比較少的人,然后在只是211的學校招更多的人,因為其實相對說985的學生眼光會高一點,公司怕留不住人,或者浪費培養機會,所以會選擇配自己公司的211的學校,但他們也絕對不會要二本或者三本學校的學生。其他的更往下的公司以此類推。
但是其實越往下的公司,他們也需要上升,等到他們覺得,其實好的學校還剩許多學生的時候,他們不管成績怎么樣,覺得學校還可以的時候,會要那些學生,這種機會會大于那些二本和三本院校。
很多人說學歷不重要呀,我沒什么學歷現在工資也挺好啊什么之類的。我只能說,那是以前,以前晉升不需要學歷,但現在大多數國企的晉升可確實是要看學歷的,那些說沒學歷現在也很好的人可以把你以前的條件放到現在的公司招聘和升職條件來看你會覺得,你可能這輩子都不會做到你現在的位置。那些靠關系的,他們做的工作很好,那些年齡大沒文憑的,也是各種領導,可是,畢竟那是以前了,5年前的求職都和現在不一樣了,更何況10年以前。
不過話說回來,其實,你是優秀的,總歸會有好工作,但前提是,你必須要在你找工作以前,把你的這些優秀表現出來并留下證據來。
編者
當然了,也許很多人都覺得學校或學歷和就業沒有直接的關系,現在就業、創業機會那么多。小編覺得確實任何事情都沒有那么絕對,但不可否認的是無論哪一種成功都要付出非同一般的努力。并且,高分的學生并不一定低能,那些比你優秀的人比你更努力。無論志在何方,都為了六月的高考盡力一搏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