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教育部發布的第三輪學科評估結果,以下非985高校有著全國排名第一的學科:

中國礦業大學
全國排名第一的專業:礦業工程 安全科學與工程
中國礦業大學前身是創辦于1909年的焦作路礦學堂;1950年遷至天津并更名為中國礦業學院;1952年清華大學、原北洋大學和唐山鐵道學院的相關科系調整到中國礦業學院;1953年遷至北京并更名為北京礦業學院;1978年中國礦業學院北京研究省部成立,回復招收和培養研究生;1997年成立了中國礦業大學,并于1998年恢復招收本科生;目前是北京和徐州兩地辦學。
中國礦業大學是當今全國唯一以礦業命名的特色鮮明高水平大學,在教育部2012年第三輪學科評估中,礦業工程、安全科學與工程、測繪科學與技術、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分別排名第一、一、三、四位。

中國地質大學
全國排名第一的專業:地質學 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
中國地質大學的前身是1952年由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天津大學和唐山鐵道學院等院校的地質系合并組建的北京地質學院;1987年更名為中國地質大學,在京漢兩地相對獨立辦學;2000年中國地質大學有國土資源部整體劃轉教育部管理;2006年教育部和國土資源部共建中國地質大學。成為我國地學人才培養的搖籃和地學研究的基地。
中國地質大學創建于1952年,前身是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天津大學、唐山鐵道學院、中國礦業學院相關系(科)合并組建而成的北京地質學院。學校大力構建以地球系統科學為主導的學科體系,現有8個國家級重點學科和16個省部級重點學科。

中國傳媒大學
全國排名第一的專業:新聞傳播學 戲劇與影視學
中國傳媒大學前身是創建于1954年的中央廣播事業局技術人員訓練班;1959年升格為北京廣播學院;2004年更名為中國傳媒大學。時至今日,國內外許多著名媒體人都出自中國傳媒大學。
中國傳媒大學致力于高層次、復合型創新人才培養,被譽為“中國廣播電視及傳媒人才搖籃”“信息傳播領域知名學府”。目前,學校擁有新聞學、廣播電視藝術學2個國家重點學科,傳播學1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

北京中醫藥大學
全國排名第一的專業:中醫學 中西醫結合
北京中醫藥大學前身是創建于1956年的北京中醫院學院;1993更名為北京中醫藥大學;2000年,與北京針灸骨傷學院合并,組成了新的北京中醫藥大學;是由教育部、衛生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共建的高等院校。

北京林業大學
全國排名第一的專業:風景園林學 林學
北京林業大學的前身是1902年創建的京師大學堂農業科林學目;1952年北京農業大學森林系與河北農學院森林系合并,正式成立北京林學院;2001年由教育部和國家林業局簽署協議共同建設。
學校以林學、生物學、林業工程學為特色,是農、理、工、管、經、文、法、哲相結合的多科性協調發展的全國重點大學。

中國石油大學
全國排名第一的專業:石油與天然氣工程
中國石油大學前身是創建于1953年,以清華大學石油工程系為基礎,匯聚北京大學、天津大學、大連工學院等著名高校師資組建的新中國第一所石油高等學府--北京石油學院;1969年學校遷至山東東營勝利油田,更名“華東石油學院”;1981年在北京石油學院原校址內成立研究生部;2005年學校更名為中國石油大學。
經過60多年的建設發展,中國石油大學形成了石油特色鮮明,以工為主、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學科專業布局。石油石化等重點學科處于國內領先地位,并在國際上形成了一定影響。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全國排名第一的專業:大氣科學
1960年南京大學氣象學院成立;1963年更名為南京氣象學院;1978年被確定為全國重點高校,并成為碩士學位授權單位;1998年成為博士學位授權單位;1998年成為博士學位授權單位;2000年由元隸屬國家氣象局管理劃歸為江蘇省管理;2004年更名為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享有“中國氣象人才搖籃”之美譽,是江蘇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和中國氣象局三方共建,以及江蘇省人民政府和國家海洋局共建的全國重點高校。

江南大學
全國排名第一的專業:食品科學與工程
江南大學前身是1902年創建的三江師范學堂,后因受政治時局等影響,先后依次更名為兩江師范學堂、南京高等師范學校、國立東南大學、國立第四中山大學、江蘇大學、國立中央大學等;1950年更名為南京大學;1952年全國高校院系調整,南京大學食品工業系,浙江大學,武漢大學,復旦大學等相關科系合并組建成南京工學院食品工業系;1958年南京工學院食品工業系遷至無錫,成立無錫輕工業學院;1995年更名為無錫輕工大學;1998年由隸屬中國輕工總會劃轉直屬教育部;2001年與江南學院、無錫教育學院合并,命名為江南大學;2003年東華大學無錫校區并入。
江南大學在教育部組織的第三輪全國學科評估中,學校4個學科進入全國前5名,其中,食品科學與工程蟬聯第一,輕工技術與工程位居第二,設計學并列第四,紡織科學與工程位居第五。

華中農業大學
全國排名第一的專業:園藝學
華中農業大學前身是清朝光緒年間湖廣總督張之洞1898年創辦的湖北農務學堂;1950年更名為湖北省農學院;1952年,以武漢大學農學院、湖北省農學院的整體和中山大學、南昌大學、河南大學、廣西大學、湖南農學院、江西農學院的部分系(科)組建成為華中農學院;1985年更名為華中農業大學;2000年由農業部劃轉給教育部;2005年進入“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行列。
在2012年全國第三輪一級學科評估中,6個學科名列同類學科前三位。其中,園藝學第1,畜牧學、獸醫學第2,作物學、水產、農林經濟管理第3,農業資源與環境第5,植物保護第7,生物學第8。

河海大學
全國排名第一的專業:水利工程
河海大學前身是1915年由著名實業家張騫先生創辦的河海工程專門學校,是我國歷史上第一所專門培養水利科技人才的高等學府;1924年與東南大學工科合并,更名為河海工科大學,茅以升任首屆;1927年并入第四中山大學;1952年全國高校院系調整,由南京大學、交通大學、同濟大學、浙江大學以及華東水利專科學校的水利系科合并,命名為華東水利學院;1953年廈門大學土木系水利技術建筑專修科、山東農學院農田水利系、淮河水利學校水利工程轉科班并入;1955年武漢大學水利學院水道海港系并入;1985年更名為河海大學,由鄧小平同志親自題寫了校名。
河海大學是國家首批授權授予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的高校之一。2012年教育部組織的學科評估中,學校水利工程學科排名第一。“工程學”“環境/生態學”學科進入 ESI 世界排名前1%。

東華大學
全國排名第一的專業:紡織科學與工程
東華大學前身是1951年創建的華東紡織工學院;1952年南通學院紡織科、武漢中南紡織專科學校并入;1953年華東交通工業專科學校機械系、蘇州蘇南工業專科學校紡織科等并入;1956年青島工業學院紡織系并入;1972年更名為上海紡織工學院;1985年更名為中國紡織大學;1999年上海紡織高等專科學校并入,更名為東華大學,同年9月國家輕工業局上海玻璃搪瓷研究生并入;是中國首批具有博士、碩士、學士三級學位授予權的大學之一。
2012年,學校7個學科入選上海高校一流學科建設計劃。在第三輪全國一級學科評估中,紡織科學與工程學科繼續領居第一,實現三連冠;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和設計學學科進入全國前20%,其中,設計學列上海高校第一位。

東北林業大學
全國排名第一的專業:林業工程
東北林業大學前身是1952年在浙江大學農學院森林系和東北農學院森林系的基礎上創建的東北林學院;1954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1981年被國務院批準為首批博士、碩士授予單位;1985年更名為東北林業大學;2007年教育部本科評估優秀高校。
東北林業大學是一所以林科為優勢,以林業工程為特色,農、理、工、經、管、文、法、醫、藝相結合的多科性大學。擁有3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11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6個國家林業局重點一級學科。

北京郵電大學
全國排名第一的專業:信息與通信工程
北京郵電大學前身是建校于1955年的北京郵電學院,是以天津大學電訊系、電話電報通訊和無線電通信廣播兩個專業及重慶大學電機系電話電報通訊專業為基礎組建的,是新中國第一所郵電高等學府;1959年和1960年北京電信學院及其附屬中技部、郵電科技大學先后并入北京郵電學院;1993年更名為“北京郵電大學“,是教育部直屬、工業和信息化部共建的全國重點大學。
北京郵電大學:學科涵蓋了理、工、文、法、哲、經濟、管理、軍事、教育、藝術等10個學科門類,初步形成了信息學科優勢突出、工管文理相互支撐的多科性學科架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