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薦8所中國最美的海濱大學!面朝大海,沒有霧霾!
1.中國海洋大學

小好一直覺得青島的魚山是個極其小資的地方,在這里上課實在是太過美好,不過宿舍有些破,畢竟年代久遠。不過呢,海洋大學地處市中心,交通便利,站在學校山上可以看見海,附近咖啡館數不勝數,找個地方悠閑地小憩。周六日附近景點也很多。
同時海大擁有四艘船,東方紅2、3,海大號和天使號。海大人提起這些船總是挺起胸膛,不管是不是涉海專業,你都可以看見海大人眼睛泛著光。是一種自豪而又熱愛的感覺。看看那海、那藍天、那白云……


2.青島大學

青島大學占據了城郊的兩個山頭,山上是茂密的樹林,中間點綴上學生校舍,很有點歐洲古堡的感覺。每到夏天,學生就會跑到山后的海邊去玩,那里是沒開發的海灘,水很淺很漂亮,學生常常去撿海帶,拾貝殼。而中心校區就在海邊,宿舍都是能看到海的海景房。
那時的快樂是那么的單純和輕松。校園里綠化的很好,每到春天,開窗上課,微風把淡淡的花香吹入教室,整個教室都有了一種甜甜的味道,使上課都成了一種浪漫的享受。聽說這是老校長的主意,一定要讓每個教室都能聞到花香,我沒見過他,我上學時他已經去世了,但看看美麗的校園,就知道老校長是個浪漫的人,內心柔軟。我們都很愛我們的學校,那里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煙臺大學

該校位于山東省煙臺市萊山區,風景秀麗,氣候宜人,是山東省屬重點綜合性大學。它是中國屈指可數的幾家臨海大學,東臨黃海、西依青山,天空湛藍明凈、街道寬闊整潔,一塵不染,清新爽朗。


4.廈門大學


校址位于美麗的海濱城市福建省廈門島南端,依山傍海,風光秀麗,建筑精美,植被完好,堪稱全國一流。背后是松聲呼嘯的吳老峰,身邊是琴聲悠揚的群賢樓,隔壁是鐘聲清越的普陀寺,對面是濤聲起伏的鼓浪嶼。魯迅先生當年曾在這里呆過4個月,體會著那“寂靜得如同濃酒的廈門的夜”。
廈門大學不但擁有自己的海灘,還有一個白城沙灘是離廈大很近的海灘,不少游人和市民在這里散步看海什么的,可以沿著棧道一直走到曾厝垵什么的,應該還是蠻舒服的散步哦!
5.中山大學(珠海校區)

中山大學是華南地區最高學府、國家重點綜合性研究型大學。為了實現建設世界知名的高水平大學的戰略目標,就必須在康樂園外尋求新的發展空間。最終,選擇了環境優美的海濱城市珠海。
據說,在中山大學(珠海校區)的圖書館可以看到無敵海景。想象一下秋日午后,捧著書,逆著陽光,看著遠處天藍海洋、白帆點點……多么愜意的一件事兒。


6.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從學校南門出來就是中南海~就過個馬路的事兒……哦中南海,順口說出來了,簡稱~唐島灣公園……環海路~沿著這路騎自行車~感覺萌萌噠~還有,經常徒步到金沙灘,全國最細最優質的沙灘~真是挺近的!

7.海南大學

海南大學就不用說了,咱們直接欣賞美景吧!

8.浙江海洋大學
還有浙江海洋大學,浙江大學舟山校區,都是美美噠!


沒有霧霾的大學~他們分數還不高~顏值卻很高呢!
1.云南大學

云南大學,簡稱“云大”,云南大學地處享“春城”之美譽,云南省會——昆明,擁有校本部和呈貢兩個校區,并舉辦了滇池和旅游文化兩個獨立學院。
云南大學,原名私立東陸大學,始建于1922年12月,1934年更名為省立云南大學,1938年改為國立云南大學,是我國西部邊疆最早建立的綜合性大學之一,1946年,《不列顛百科全書》將云南大學列為中國15所世界著名大學之一,1949年徑稱“云南大學”,沿用至今。由復旦大學對口支援云南大學。
云南大學是教育部與云南省省部共建的全國重點大學,中國首批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2011計劃,111計劃,千人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入選高校,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實施高校,中西部高校綜合實力提升工程建設高校,中西部高校聯盟的重要成員。
學校以民族學、生物學、特色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邊疆問題、以及東南亞和南亞國際問題研究為優勢特色,發展成為涵蓋12大學科門類,人才密集的全國重點綜合性大學。
國家級重點學科:民族學、生態學、專門史、微生物學。
國家級特色專業:環境科學、化學、公共事業管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漢語言文學、國際經濟與貿易、政治學與行政學、大氣科學、生態學、新聞學、網絡工程、旅游管理。
省級重點學科:生態學、民族學、中國民族史、概率論與數理統計、中國經濟史、工商管理、植物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基礎數學、材料物理與化學、信息科學與技術、國際關系、民族法學、有機化學、思想政治教育、遺傳學、旅游管理、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微生物學、化學、專門史、理論經濟學、信息與通信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文藝學、公共管理、理論物理、氣象學、系統分析與集成、生物學、金融數學、產業經濟學、行政管理、物理化學、民族文化學、政治學、金融學。
省級特色專業: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經濟學、數理基礎科學、信息安全、英語、民族學、金融學、材料物理、行政管理、法學、制藥工程。
2.云南財經大學

云南財經大學,簡稱“云財”,創建于1951年,位于春城昆明盤龍江之畔,有龍泉校區和呈貢校區兩個校區,是一所辦學歷史悠久、財經特色鮮明的以經濟學、管理學為主,法學、哲學、文學、理學、工學、藝術等9大學科門類協調發展的多學科性財經類高水平教學研究型大學。
坐落于中國面向東南亞、南亞、東盟開放的重要樞紐城市——“春城”昆明,是省屬重點大學,為中國西部地區重要的經濟管理類人才培養基地。
云南財經大學前身是始建于1951年的云南省財政干部學校;1981年成立云南財貿學院,開始全日制本科教育;1998年合并云南經濟管理干部學院;1995年被云南省政府確定為省屬重點大學;2006年更名為云南財經大學。
國家級特色專業:金融學、會計學、市場營銷、物流管理
省級特色專業:經濟學、工商管理、國際經濟與貿易、物流管理、旅游管理
省級重點建設專業:經濟學、金融學、市場營銷、工商管理、統計學、會計學、物流管理
3.云南民族大學

云南民族大學,坐落于春城——昆明,是國家博士學位授予單位、中國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建設高校和國家民委雙語人才培養基地,教育部、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與云南省人民政府共建的省屬重點大學。
云南民族大學創建于1951年8月1日,前身是云南民族學院,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最早成立的民族高等院校之一,2003年4月更名為云南民族大學。
國家特色專業:非通用語種群、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民族學、社會學
省級重點學科:社會學、民族古籍、國民經濟學、民族語言學
省級特色專業:電子信息工程、歷史學、應用化學、化學、法學
省級重點專業: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計算機應用技術、民族學、泰語、社會學、電子信息工程、法學、文化事業管理、緬甸語、越南語、老撾語、柬埔寨語
4.寧夏大學

寧夏大學,簡稱“寧大”,學校坐落于賀蘭山下有著“塞上湖城”美譽的歷史文化名城銀川市,是教育部與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共建的以文、理、工、農為主體的綜合性大學,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中西部高校綜合實力提升工程”高校,是國家“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和“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實施高校,是國家教育部首批批準的招收留學生和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培養高校。
國家重點學科:草業科學、中國少數民族史(培育)
“211”工程重點學科:中國民族史學理論與回族史西夏史、草業科學與生態工程、西北特色生物資源保護與利用、旱區節水灌溉與水資源調控、煤炭化學化工與節能減排、寧夏地區教師教育發展、數學力學及工程技術科學
國家級特色專業:生物科學、農學、草業科學、生物科學類、漢語言文學、英語、機械工程及自動化、食品科學與工程
自治區級重點學科:專門史、漢語言文字學、區域經濟學、民族學、英語語言學、應用心理學、人文地理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應用化學、草業科學、水利水電工程、應用數學、基礎數學、作物栽培與耕作學、凝聚態物理、臨床獸醫學、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
5.寧夏醫科大學

寧夏醫科大學,位于銀川市。學校前身是1958年建立的寧夏醫學院。1962年改稱寧夏大學醫學系。1972年,上海鐵道醫學院搬遷至銀川,與寧夏大學醫學系合并,重建寧夏醫學院。1978年開始開展研究生教育。2008年8月,學校更名為寧夏醫科大學。
2010年2月成為立項建設的新增博士學位授予單位。2013年成為第一批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改革試點高校,“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試點高校。
自治區重點學科:回醫藥學、神經病學、心血管病學、骨外科學、呼吸內科學、醫學遺傳學、人體解剖學和組織胚胎學、病理學和病理生理學
6.貴州大學

貴州大學,簡稱“貴大”,創始于1902年,位于中國貴州省貴陽市,是教育部與貴州省人民政府合作共建的國家“211工程”重點大學,為貴州省屬重點綜合性大學。是“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和“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重點建設大學。
2012年成為教育部“2011計劃”協同創新中心牽頭高校,入選教育部“中西部高校綜合實力提升工程”成為教育部在西部地區重點建設的14所高水平大學之一,“中西部高校聯盟”成員,中國最早創辦的大學之一。由浙江大學對口支援貴州大學。
貴州大學歷經貴州大學堂、省立貴州大學、國立貴州農工學院、國立貴州大學等時期,1950年10月定名為貴州大學。與貴州農學院、貴州工業大學等院校合并,2012年12月,成為教育部與貴州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
國家重點學科:農藥學
211工程重點學科:綠色農藥與有害生物治理工程、貴州優勢磷礦資源綜合利用及深加工、西南喀斯特演化過程與生態系統調控、現代制造技術、新一代電子信息功能材料及器件、復雜系統的控制優化與可靠性、高原山地畜牧學、民族區域發展學
省級重點學科:農藥學、植物生理生化、化學、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森林培育(原名:造林學)、采礦工程、動物學、微生物學、基礎數學、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結構工程、礦物學、巖石學、礦床學、作物遺傳育種、農業經濟管理、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漢語言文字學、化學工藝、材料學、果樹學、理論物理、企業管理、民族學
7.廣西大學

廣西大學,簡稱“西大”,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首府南寧市,中國南方著名高校,廣西辦學歷史最久、規模最大,綜合實力最強的高等學府,中國大學百強高校。學校是教育部和廣西壯族自治區共建重點高校,國家“211工程”,“中西部高校綜合實力提升工程”重點建設高校之一,是“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高校之一,首批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高校之一。
1928年,廣西大學由我國著名教育家、科學家、民主革命家、有“北蔡南馬”之譽的馬君武先生創建,1939年廣西大學被確立為國立大學。1952年毛澤東主席親筆題寫了校名。1953年在全國高校院系調整中廣西大學停辦,師生以及設備和圖書資料被調整到中南和華南地區19所大學。1958年廣西大學恢復重建。1998年,廣西大學獲批博碩士學位授權單位。1999年廣西大學進入國家“211工程”建設學校行列[1] ,2012年廣西大學被確定為“中西部高校綜合實力提升工程”重點建設高校。
國家重點學科:結構工程、動物遺傳育種與繁殖
國家重點(培育)學科:微生物學
“2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群:結構工程與紅水河流域水力資源開發學科群、亞熱帶生物技術學科群、動植物遺傳育種與繁殖學科群、泛北部灣特色資源加工新技術學科群、電氣工程與“西電東送”關鍵技術開發學科群、中國-東盟經貿合作與發展研究學科群
自治區重點學科:土木工程、畜牧學、生物學、應用經濟學、化學工程與技術、生態學、輕工技術與工程、獸醫學、電氣工程、作物學、機械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植物保護、數學、礦業工程、中國語言文學、環境科學與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水利工程、農業資源與環境、高等教育學、外國語言文學、園藝學、哲學、軟件工程、新聞傳播學、馬克思主義理論、有機化學、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法學、物理學、材料加工工程
8.桂林電子科技大學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簡稱“桂電”,坐落在世界著名的風景游覽城市和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有金雞嶺校區、六合路校區、花江校區、北海校區(高職)四個校區。
是工業和信息化部與廣西壯族自治區共建高校、廣西壯族自治區省屬重點大學,“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入選高校,中國繞月探測工程總設計師、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中國科學院孫家棟院士為學校名譽校長。
學校始建于1960年,1980年經國務院批準成立桂林電子工業學院,2006年更名為桂林電子科技大學。學校先后隸屬于第四機械工業部、電子工業部、機械電子工業部、中國電子工業總公司、信息產業部。2000年管理體制轉為中央與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為主。
1990年,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同志親臨學校視察,并為學校親筆題詞“為發展電子工業培養更多的合格人才”。
國家級特色專業: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信息與計算科學、測控技術與儀器
自治區重點建設學科:儀器科學與技術、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信息與通信工程、機械電子工程
省部級重點學科:機械電子工程、信息與通信工程、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計算機應用技術、儀器科學與技術、材料加工工程、應用數學、生物醫學工程、信號與信息處理、計算機應用技術、自動控制理論與應用、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測試計量技術及儀器、管理科學與工程、電磁場與微波技術
9.桂林理工大學

桂林理工大學,簡稱“桂工”,坐落在世界著名的風景游覽城市和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現有桂林屏風、桂林雁山、南寧安吉、南寧空港四個校區,是一所具有地質、材料、環境、旅游、土木、測繪、管理等學科優勢,工、理、管、文、經、法、藝7大學科門類協調發展的省屬重點大學。
學校坐落在的桂林市。中國工程院院士、中華環保聯合會副主席曲久輝為學校名譽校長。
學校創建于1956年,是原國家重工業部、冶金工業部直屬高校,1998年7月改制為中央與地方共建。學校具有學士、碩士、博士學位授予權,設有博士后科研流動站,是國家研究生、本科生兩個層次“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高校,是廣西具有博士授予權的6所高校之一。
國家級特色專業:資源勘查工程、化學工程與工藝、旅游管理、勘查技術與工程、環境工程
廣西高校特色專業:環境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旅游管理、資源勘查工程、化學工程與工藝、測繪工程、土木工程、工商管理、冶金技術(高職)、統計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專業:資源勘查工程、環境工程、化學工程與工藝、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測繪工程
教育部“本科教學工程”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專業綜合改革試點:環境工程
廣西重點學科:材料學、地質工程、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環境工程、市政工程、結構工程、防災減災工程及防護工程、巖土工程、通風及空調工程、橋梁與隧道工程、旅游管理、材料加工工程、材料物理與化學、環境科學、礦產普查與勘探、思想政治教育、大地測量學與測量工程、冶金物理化學、計算機應用技術、應用化學、統計學、地球化學、城市規劃與設計、企業管理
廣西高校優勢特色重點學科:環境科學與工程、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巖土工程、旅游管理
10.寧波大學

寧波大學,簡稱寧大,位于浙江省寧波市高教園區北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浙江省、國家海洋局和寧波市共建的浙江省首批重點建設高校,教育部“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改革試點高校,國家“111計劃”建設高校,是一所在改革開放中成長起來的新興地方綜合性大學。在學校創建和發展過程中,眾多海內外“寧波幫”和“幫寧波”人士給予了大量幫助和廣泛支持。
1986年由世界船王包玉剛先生捐資創立,鄧小平同志題寫校名,建校之初,由浙江大學、復旦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北京大學、原杭州大學五校對口援建。1996年,原寧波大學、寧波師范學院和浙江水產學院寧波分院三校合并,組建新的寧波大學。
國家特色專業建設點:體育教育、法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英語、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水產養殖學。
省級重點建設專業:生物技術、小學教育、工程力學、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臨床醫學、體育教育、信息與計算科學、土木工程、行政管理、英語。
11.西藏大學

西藏大學,簡稱“藏大”,位于西藏自治區分為拉薩校區和林芝校區。是西藏自治區所屬的綜合性大學,“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高校。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與教育部共建高校,“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改革試點高校,2013年5月列入中西部高等教育振興計劃,2013年7月成功獲批為博士學位授予單位。
學校辦學歷史可追溯到1951年的藏文干部訓練班,1985年7月,成立西藏大學。1999年以來,西藏自治區藝術學校、西藏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和西藏民族學院醫療系、西藏自治區財經學校、西藏農牧學院先后并入西藏大學。
國家級重點學科: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藏語言文學)
自治區級重點學科: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中國少數民族歷史、美術學、音樂學、行政管理、計算機應用技術、理論物理、外科學、生態學、森林培育、水利水電工程、預防獸醫學、作物栽培與耕作學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