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實行平行志愿的錄取原則,那么什么叫平行志愿呢?簡單地說,就是“分數優先,遵循志愿,依次檢索,一次投檔”的志愿填報模式。既知分報志愿。但是每年填報高考志愿的失誤率依然居高不下,那么我們如何填好平行志愿避免失誤呢?
如何規避風險
平行志愿投檔錄取模式下考生如何規避風險?
第一:防止專業填報風險

考生盡管可以被投檔到某個志愿院校,但如果所填報的六個專業志愿都是“熱門專業”,又不服從調劑,則可能被院校退檔。因此,考生在專業填報上,應當恰當定位,并經慎重考慮后填上“專業服從調劑”。
第二:注意特殊專業的體檢要求

體檢結論有“專業受限”及“建議不宜就讀的專業”的考生,要避免填報受限專業,應當選擇一些與自己體檢結論相符的專業。
第三:避免闖入政策禁區

招生院校有的專業是有特殊要求的,因此,考生要細讀院校招生章程,了解哪些專業有特殊政策限制,根據自身情況,慎重填報專業志愿,以提高自己的錄取機會。
第四:量力而行

對志愿院校的選擇一定量力而行,并不是設置了“平行志愿”,就可以隨意填報院校志愿了,而是要選擇那些適合自己的院校,只有適合的,才是最好的。
第五:五個平行志愿之間一定要有適當的“梯度”

雖然出分填報志愿是知分、知位、知線,但不知彼,即考生本人不可能知道其他考生所填報的志愿。所以,考生所填報的五個志愿應有“梯度”,即不同層次院校,并應在D、E志愿欄填報有把握被投檔錄取的院校。梯度大風險小,梯度小風險大。
遵循的原則
“平行志愿”填報應遵循什么原則?
考生填報志愿是普通高校招生錄取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需要考生本人完成的規定程序和任務。志愿填報沒有固定規律,但有基本遵循。考生要按照本人的高考總分,依據招生章程,研讀招生計劃,明確填報原則,合理選擇院校及專業。

依據招生章程

招生章程具有很強的規范性,對考生和院校都具有較好的保護和約束作用,是院校開展招生工作和錄取新生的重要依據。因此,考生既要了解招生章程,更要掌握其要點,特別是對身體健康狀況要求、相關科目成績要求等等。各院校的相關要求不盡相同,考生須先查招生章程,再對號入座,防止無效志愿。
研讀招生計劃

考生在填報志愿前,務必仔細研讀《招生計劃》,切勿因條件受限而與所報院校失之交臂。2015年《招生計劃》中,“考生必讀”是專門針對考生應知、須知的有關問題做出的解釋和要求,不可忽視。各批次院校招生計劃下面的“注”部分是院校招生的特別說明、特殊要求及限定條件,也要重視。“體檢標準”則為有些考生劃出了不宜填報的“禁區”,即凡體檢結論有“專業受限”、“建議不宜就讀的專業”的考生,填報志愿時一定要避開受限院校、受限專業及不宜就讀專業。
明確填報原則

填報志愿必須首先確定原則。所謂的原則,就是自己的基本想法、打算。如,有的考生首選院校,有的首選專業,有的考慮院校所在地域,有的考慮專業就業等等。但請注意,一是自己的想法必須首先明確,有了原則就會省時省力,避免“老虎吃天無從下口”。二是想法不要太多,想法太多,無所適從,就遲遲拿不定主意。三是想法必須符合實際,切勿好高騖遠、眼高手低,但過于保守,“能走就行”也不好。四是想法忌多變,今天這樣,明天那樣,誰的意見都聽,誰的話都信,朝令夕改,左右為難,不但費時費力,而且容易因想法多變干擾正確思路而誤報。
合理選擇專業
專業志愿填報得是否有理、有利,對是否錄取及錄取到哪個專業至關重要。各招生院校安排專業的規則不盡相同。

①分數優先,俗稱“分數清”,即對所有已投檔考生按文化課成績或總分從高到低為序排隊,然后逐個按專業志愿先后順序錄取。

②專業優先,俗稱“專業清”,即對所有已投檔考生,先按所報不同專業的第一志愿、成績從高到低順序分成不同的專業隊列,然后在每個隊列內按專業計劃數依序錄取。沒有分配到第一專業志愿的考生,再按第二專業志愿分配專業,依次進行專業分配。

③專業級差,即對所有已投檔考生,在錄取第二至第六專業志愿時,比錄取前一個志愿考生需高出一定的分數。考生一定要了解擬報院校安排專業的錄取規則,要與自己的興趣、理想等統籌考慮。
特別提醒
高考既然是考生“終身大事”,那么,考生就應該是填報志愿的主宰者,處于主體地位,應自覺擔當重任,自我把握人生,家長、親友、老師只能是參謀助手,不能喧賓奪主,越俎代庖。

提醒考生:填報高考志愿沒有什么“名師”、“專家”、“權威”,只有依分數找位置,只能靠自己拿主意,別人的意見只能作參考。一旦選定志愿院校、志愿專業,就要毫不猶豫地到網上填報,不再輕率改變,切勿多謀而不善斷,久拖不決,最后時刻失智失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