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生300分可以考哪些大學?" />
體育生考大學相對來說可以選擇的范圍比較小,因為如果想要繼續學習體育類專業的話,能夠選擇的學?;径际求w育類大學。體育類專業不同于其他專業的是,除了體育類大學以外很少有其他大學會開設體育專業,一些知名度很高的學校會有體育專業,但是普遍分數要求都比較高。所以分數較低的體育考生選擇的范圍還會更小一點,小編給大家整理了幾所體育生300分左右的大學,可以參考一下。
體育生300分可以考哪些大學?

一、廣西體育高等??茖W校
1.廣西體育高等專科學校簡介
廣西體育高等??茖W校坐落于廣西首府南寧市,是自治區人民政府主辦,自治區體育局主管的全日制高等職業院校。學校前身是1956年成立的廣西體育干部學校。1958年更名為廣西體育學校。1960年升格為廣西體育學院。1962年停辦。1972年恢復廣西體育學校,1984年恢復廣西體育??茖W校,1994年更名為廣西體育高等專科學校。目前學校擁有全日制各類在校生共10000余人?,F有專兼任教師350余人,專任教師中具有高級職稱教師71人,兼任教師中具有高級職稱24人,擁有國際級、國家級裁判員21人,國家級社會體育指導員64人。是廣西農村薄弱學科免費師范生培養單位,自治區職業教育專業教學資源庫立項主持單位,“1+X”證書制度試點院校和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
2.廣西體育高等專科學校專業建設
學校下設體育與教育學院、運動科學與健康學院、體育經濟管理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體育健康產業學院5個教學單位,1個附屬中等職業學校。開設有體育教育、運動訓練、社會體育、民族傳統體育、小學教育、體育與保健康復、運動防護、康復治療技術、體能訓練、運動健康指導、體育運營與管理、新聞采編與制作、休閑體育、建筑工程技術、工程造價、工程監理等25個專業,形成了體育與教育、運動與健康、體育產業與經濟三大專業群,建立了富有特色的人才培養模式。
二、廣州體育職業技術學院
1.廣州體育職業技術學院簡介
廣州體育職業技術學院前身為創辦于1973年的廣州市體育運動學校和創辦于1976年的廣州市體工隊,1996年更名為廣州市偉倫體育運動學校。2004年,經廣東省人民政府批準、國家教育部備案,升格為廣州市政府舉辦的全國首家省會城市、全日制高等體育職業院校——廣州體育職業技術學院。學院位于廣州市東北面,毗鄰天河高校區。目前占地面積約271畝,校舍總建筑面積17.9萬平方米,擁有全國一流、亞洲領先的訓練實訓場館和設施,現代化的教學大樓、圖書館、學生公寓、綜合餐廳等,并設有實訓、科研、醫務等配套機構和設施?,F有在讀高職、中職和運動員近4000人。擁有一支由專任教師與專項教練員組成的高水平師資隊伍,加強“雙師”隊伍建設,現有高級職稱97人、中級職稱146人。研究生學歷(碩士學位)以上146人,本科學歷277人。
2.廣州體育職業技術學院專業建設
現有體育運動系、體育產業系、體育保健與康復系共3系,開設運動訓練、社會體育、體育運營與管理、市場營銷、酒店管理、高爾夫球運動與管理、體育保健與康復、社區康復等12個專業。其中省級重點專業4個,中央財政重點支持建設專業1個?,F有3個體育特色專業群,運動訓練專業群立項省級高水平專業群。成立了廣州體育職業教育聯盟,構建校政行企協同育人平臺。積極拓展“專升本”辦學渠道,與廣州體育學院合作開展運動訓練專業“三二分段專升本應用型人才培養項目”。通過構建“學訓交替、技術引領”“課堂+俱樂部”“系所一體、學工結合”“校企聯動、崗學結合”等人才培養模式,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學生職場競爭力居全省前列,體育生招生成績、高職本科三二分段招生最低錄取分均位居全省第一。
三、湖南體育職業學院
1.湖南體育職業學院簡介
湖南體育職業學院是經湖南省人民政府批準、國家教育部備案,于2002年5月由湖南省體育運動學校(創辦于1958年)和湖南職工體育運動技術學院(創辦于1984年)合并組建而成的一所全日制公辦普通高等職業學院,是湖南唯一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體育職業院校。學校位于長沙市體育新城,占地面積45.93萬平方米,現有教職員工343人,其中,專任教師197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的有突出貢獻的專家7人,教授、副教授與高級教練46人,“雙師型”專業專任教師116人,國家和省級優秀教師(教練員)12人,省級青年骨干教師6人、國內訪問學者12人。同時,聘請了60余名來自體育行業企業一線的專家和能工巧匠擔任兼職教師。
2.湖南體育職業學院專業建設
該校專業體系特色鮮明。設有體育系、社會體育系、運動系、體育產業與管理系、思想政治課部、繼續教育部、士官學院、省體校等四系兩部一院一校。開設了運動訓練、體育教育、體育運營與管理、社會體育、體育保健與康復、民族傳統體育、高爾夫球運動與管理、國際標準舞、健身指導與管理、電子競技運動與管理等10個專業,在校學生5500余人(含中職),擁有4個省級教學團隊、1個省級精品專業、1個省級特色專業和2個中央財政支持建設專業。按照“優化示范特色專業、改造一般傳統專業、增設新興交叉專業”的建設思路,不斷調整專業結構、優化專業布局、凝煉專業方向、匯聚學術隊伍、構筑專門高地,形成了專業領域的五大融合,即體教融合、體醫融合、體藝融合、體產融合、體軍融合,著力打造了競技體育文化、群眾體育文化、體育教育文化、體育產業文化等專業文化特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