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今在網絡上,整個寢室都是學霸全部考研成功之類的新聞已經屢見不鮮。但是,如果一個班能夠都是學霸的,可真是少見。
在電子科技大學,有這樣一個“最牛”的學霸班,全班32名同學,全部通過保送、申請等途徑獲得了讀研深造資格,其中還有12人獲得了直博資格。
據了解,這個班上同學深造的學校也都是國際名校,包括美國羅格斯大學、卡耐基梅隆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南洋理工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等。更為洋氣的是,這個班還有4名同學獲得了號稱“世界上最奢華大學”——阿卜杜拉國王科技大學的全額獎學金,讀研期間單人獲得的獎學金將超過100萬。
這個學霸班,就是電子科大以首任校長吳立人之名命名的“立人班”。我們所說的這個班級,是該校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與學校微電子與固體電子學院共建的首個“立人班”。該班由從全校范圍內選拔出來的優秀學生組成,致力于提升學生的領導力和綜合素質。
申請到“最奢華大學”的全額獎學金 總額超過百萬
郭予健就是這個班的成員,曾經擔任過班長,如今已經成功申請到號稱“世界上最奢華”的大學——阿卜杜拉國王科技大學的全額獎學金項目。
阿卜杜拉國王科技大學號稱是“世界上最奢華”的大學,是因為這所高校向學生發放的獎學金十分豐厚。郭予健說,阿卜杜拉國王科技大學將在他讀研期間,免去每年6.5萬美元的學費,住宿免費,還提供每月1000美元的獎學金補助,獲得的獎學金總額折合人民幣超過100萬。
郭予健
“要說這個學校的奢華啊,更主要的是這里的師生比。”郭予健說,由于該校不招收本科生,只面向全球招收研究生和博士生,因此該校的學生總數在今年才勉強到1000人左右,而授課的老師就有幾百人,這樣高的師生比例在世界范圍內都是少之又少的哦!
那么郭予健為什么能申請到阿卜杜拉國王科技大學的深造資格呢?據悉,電子科大與阿卜杜拉國王科技大學有交流項目,學生可以申請流向這所學校。申請者不僅需要名列前茅的成績,還需要通過面試才能斬獲深造資格,而這個面試過程就大有文章。
郭予健說,阿卜杜拉國王科技大學的面試是全英文進行的,為了更好地獲得心儀學校的青睞,他買來一本所學專業微電子科學與工程的全英文書籍,在面試前夕苦學英語,最后以優異的表現通過了面試。據了解,阿卜杜拉國王科技大學在電子科大只招收了6名學生,其中4名都是“立人班”的同學。
阿卜杜拉國王科技大學校園一角(郭予健供圖)
記者聯系到郭予健的時候,他剛剛到阿卜杜拉國王科技大學所在的沙特阿拉伯,他告訴記者,陪伴他漫長旅途的是一本名為《經濟解釋》的書。“以前我是一個沒心沒肺的人,但經過‘立人班’的學習后,現在養成了思考的習慣,喜歡看一些經濟學方面的課外書。”郭予健笑著說。
郭予健告訴記者,自己的變化與“立人班”的培養是分不開的。電子科技大學是一所以工科為主的學校,為了拓展同學們的綜合素質,“立人班”設置了經濟學、管理學,法學、哲學、心理學、美學鑒賞等方面的課程,給“立人班”上課的老師,也都是各個行業的大拿,例如曾給中央政治局授課的金一南,著名經濟學家龍永圖,電子科大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言榮等等。
本科四年發12篇論文 還協助專家編寫教材叢書
“立人班”不僅郭予健這樣的樂天派,也有沉穩的學術派,這就不得不提“立人班”同學口中的“姚老”——姚夢麒。
姚夢麒大一時在小品中扮演過一次老師的角色,“姚老”的名號就這樣傳開了,長著175cm的個頭,平日總是不茍言笑,一幅眼鏡更是增添了不少沉穩的氣質,就連高年級的師兄師姐也開始叫他“老姚”了。
姚夢麒
和“老姚”這個綽號更為貼切的,是他做學術研究的態度:沉穩的實干派。
大二時姚夢麒加入了微電子與信息工程一個科研團隊,由于實驗室在電子科大沙河校區,而他的宿舍在清水河校區,于是“老姚”開始了為期半年的“兩河往返跑”,每個周五乘坐第一班公交車來到沙河校區,周日做完實驗又搭乘最后一班公交車返回清水河,如此反復。
“其實我當時來回跑的時候并不覺得辛苦或者麻煩,每次去趕公交車的時候我都在想這次之后,我又能學到些什么呢?”姚夢麒說,大學不應該虛度,更不應該只學課本上的刻板知識,抱著這樣的態度,就這樣一直堅持下來了。
大學四年中,姚夢麒發表了SCI論文11篇,EI論文1篇,在審發明專利1項,除此之外還曾以編輯身份協助國家海外高層次文教專家編寫Springer材料系列叢書,而一般來說,這類教材的編寫者需是教授或行業的大咖。
不過有趣的是,以第一名的成績保送本校直博的“老姚”,他的科研啟蒙,是“立人班”的暑假出國實踐項目。
據了解,“立人班”有一條特別的規定,讓所有學生都有暑假出國、出境實踐的機會,學校會為學生提供資金方面的支持,家境困難的同學則有更多優待。這條規定,著眼于開闊學生們的視野。
大一暑假時,姚夢麒申請了去新加坡實踐的項目,參觀了新加坡科學技術研究局、新加坡國立大學、南洋理工大學等,這次經歷讓他近距離接觸了科研,更萌萌發了做科研的想法,“當時參觀了他們的實驗室,了解了一些成果后,就覺得自己也應該做點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