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三本”還是專科,讀與不讀,同學們各自都有充足的理由。那些猶豫不決的考生如何在三本和專科之間做出正確選擇?首先必須弄明白本科三批學校的辦學性質、類型以及三本院校與專科之間的差異。
所謂“三本”,是指第三批次錄取的本科高校。我省在本科三批招生的院校全部是獨立學院。
何為獨立學院?教育部明確指出,獨立學院,是指實施本科以上學歷教育的普通高等學校與國家機構以外的社會組織或個人合作,利用非國家財政性經費舉辦的實施本科學歷教育的高等學校。獨立學院一般是依托普通高校為母體舉辦的,其中大多數是具有較強辦學實力的普通高校,在專業設置方面更貼近經濟社會發展,在教學質量和師資力量上有一定的保障。
細心的考生會發現,本科三批其母體既有一本院校,也有二本院校。
比如湖南師范大學樹達學院、湖南農業大學東方科技學院、長沙理工大學城南學院、湘潭大學興湘學院、湖南科技大學瀟湘學院、南華大學船山學院等,其母體為一本院校。
比如湖南商學院北律學院、湖南工業大學科技學院、吉首大學張家界學院、衡陽師范學院南岳學院等,其母體為二本院校。
“三本”與“高職”主要存在以下幾點差異:
1.學歷層次的差異:“三本”的學生在畢業時能取得學校本科畢業證書,并且達到相關要求者可獲得國家頒發的學士學位證書。“高職”屬于專科層次,只能取得學校的專科畢業證書。
2. 學制差異:三本學制要4年或4年以上,高職只需3年。
3. 學費差異:三本的學費比較貴,一年約在1.5萬元左右;高職的學費相對較低,一年只需幾千元。
4. 教學內容差異:本科院校更加注重理論的學習;專科學校更加注重實踐和動手能力。
“三本”和“高職”各有優勢
讀“三本”:本科文憑,上升空間大
長沙文科考生田同學今年考分470分,距離本科二批最低錄取控制分數線還差6分,填報志愿時,她沒有任何猶豫地在本科三批中填報了五個獨立學院志愿。她說,自己最喜歡的是漢語言文學,所以她所報的專業都是漢語言文學專業。
在田同學看來,獨立學院頒發的畢業證和學位證跟其他本科學校發放的證書是有同等效力的,是國家承認的本科學歷,而且享有母體學校的優質資源,以后她也可以憑借本科文憑進一步深造考漢語言文學的研究生。
像田同學這種情況的并不在少數,不少選擇三本的考生希望以三本為跳板,從而實現自己考研究生或進一步深造的夢想。這類考生目標清晰,方向明確,讀三本是一個相對比較理智的選擇。
讀“三本”:費用較高,需量力而行
據了解,湖南省三本院校的收費每年都在1萬到1.3萬元不等。藝術類專業的收費每年則在1.8萬元左右。這樣的費用對于湖南省部分農村地區的學生而言,無疑是一個很大的開銷。
專家認為,有意選擇三本的學生應該綜合考慮自己家庭經濟條件和自身學習狀況,量力而行。
選“高職”:教學重實踐
不少考生及家長都認為上高職,將來做技術工人,這不是和沒讀大學一樣嗎?顯然這是一個認識誤區。
高職教學注重實踐。我國國民教育體系中的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專科(高職)教育都屬于高等教育。只是培養目標不同,教育層次有異,更大區別在于培養的方式和能力的側重點各具特色。研究生和本科教育側重培養研究型和管理型人才,而高職教育注重培養實用型人才。國家目前正在大力發展高職教育,建設示范性高職院校,各院校也在教學和設施建設中傾力打造實際應用特色,考生學成后在技術的實際應用和生產的規劃管理方面將大有可為。
選“高職”:就業占先機
近些年,高職不斷刷新的高就業率,對很多考生和家長具有一定的誘惑力。與一些三本院校不同,高職院校大多有悠久的辦學歷史,很多院校與行業有密切關系,“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也是高職院校培養人才的一大特色。
選“高職”:深造也有途徑
高職畢業生具有較強的動手操作能力,工作幾年后又有了實際工作經驗,在此基礎上可以通過自考、成人高考等考取本科,獲得提高、深造的機會。部分高職院校每年都有優秀畢業生經過“專升本”考試升入協議本科院校,再學習兩年,獲得全日制本科文憑。
讀“三本”還是選“高職”,個人定位很重要
讀“三本”還是選“高職”的問題沒有絕對答案,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關鍵要看個人發展定位。
專家分析,從學校人才培養的角度出發,本科教育更傾向于理論素養和綜合能力的培養;而高職高專是為國家培養高級工程技術人才,正所謂“術業有專攻”,傾向于應用型人才培養。
從個人發展的角度出發,選擇本科院校能夠在畢業后通過努力直接獲取讀研的機會;而高職高專的學生則需要兩到三年的社會工作經驗,才能取得報考研究生的資格。
從自身學習狀況而言,如果學習能力較強(有些學生本來基礎很好,但是高考發揮不好),相信自己能夠在大學奮起直追,我認為三本是不錯的選擇;而有的學生理論思維很一般,但對實際操作感興趣,甚至很有天賦,動手能力特別強,選讀專科學校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