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補錄是在高考正常錄取順序結束后,部分院校進行的第二次招生錄取。一些補錄的學校為了完成剩余招生計劃會做出降分的決策,那么降分的幅度是多少呢?下文就為大家介紹相關信息。
高考補錄一般降分幅度多在10-20分左右。多數情況下補錄降分處于這個區間范圍。例如江西省《關于做好 2024 年普通高校招生錄取工作的通知》中提到,普通類各批次高校征集志愿投檔錄取時,在控制分數線上投檔不滿額的高校,可在同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下20分內,對征集志愿填報該校的考生,逐分下降投檔,由高校擇優錄取。2023年江西省本科二批征集志愿中,眾多院校的降分也基本在20分以內。超過20分的情況確實并不多見,而且每個批次都存在降分錄取的情況,對于一些學生分數線相差不大的考生,仍然是有一些補錄的機會的。

影響高考補錄降分的因素有多個方面。第一,剩余招生計劃是重要因素之一。如果某院校某專業招生計劃缺口較大,為了完成招生任務,就可能會加大降分幅度。比如一所院校的某專業補錄計劃人數為50人,但第一次錄取后僅完成了一小部分招生任務,那么為了招滿學生,該專業很可能會降低錄取分數線。第二,報考人數也是原因之一。若補錄時填報該院校該專業的考生較少,降分的可能性和幅度就會增大;反之,如果填報的考生眾多,競爭激烈,降分幅度可能就小,甚至有可能不降分反而升分。此外,學校及專業的熱門程度也會影響降分情況。一般來說,知名度較低的院校、較為冷門的專業降分的可能性較大。像一些中外合作辦學專業,由于學費較高等原因,可能報考人數較少,也會有可能降分。而熱門專業即使在補錄階段也可能維持較高的分數線。

1.專業冷熱搭配:補錄時考生要注意冷熱專業搭配。學校專業有熱有冷,如熱門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子信息工程報考人數多、競爭激烈、分數線高;冷門的哲學、歷史學等報考人數少、降分可能性大。考生填報志愿不能只關注熱門專業,要結合自身興趣和實際情況合理選擇冷熱專業,增加被錄取機會。
2.對比計劃數與考生人數:考生填報補錄志愿時,應對比高校補錄計劃數和該批次考生人數以減少競爭。補錄計劃數多、考生人數少,錄取機會大;反之競爭激烈。報讀學校要慎重研究,雖有優質外地院校因生源不足參加補錄,但也有外地高校擴大辦學規模存在名過其實現象。
3.盡量服從專業調劑:服從調配在補錄中很重要。專業最后一欄建議考生填 “服從”,以防分數夠學校提檔線卻不夠專業錄取線被退檔,導致掉檔或落榜。不同地域高校分數不同,志愿體系有梯度可降低錄取風險。
4.考慮家庭經濟承受能力:部分民辦高校和中外合作專業報考需考慮家庭經濟承受能力。民辦大學有缺額補錄,但質量未必低于公辦,今年廣東有民辦學校錄取分數高于公辦。判斷民辦學校能否報考看師資、學科和專業水平等。中外合作專業遇冷因學費高,若經濟條件允許值得報讀,對有特定規劃的學生更有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