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之后有一個填報志愿環節,這也是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因為它決定著學生此后的發展方向。所以學生在填報志愿時要慎之又慎。合理選擇學校和專業,最終才能順利上岸。然而,有部分學生在志愿錄取之后又被退檔,這樣還能繼續錄取嗎?
按理來講,退檔之后,學生是不能繼續錄取的。因為高考錄取采取的是平行志愿,而平行志愿是一輪投檔。學生志愿被某院校提檔后,系統就會停止對該學生檔案的管理與運行,從志愿信息中劃走。其實,就是學生這一輪的投檔程序已經完成。如果退檔,學生可以參加本批次的征集志愿以及下一批次的志愿錄取工作
1.什么是平行志愿
平行志愿是指學生在填報志愿的時候,可以在該批次中選報多個院校。各大學校招生錄取工作按照學生填報的志愿再進行選拔,以分數優先,服從志愿來鎖定錄取目標。學生的分數從高往低進行排名,取高分者錄取。
2.什么是征集志愿
征集志愿在平行志愿結束后的程序,在平行志愿中沒被錄取的學生或沒參與的學生,可以填報志愿。另外,沒有完成招生計劃內的人數的學校也會放出指標名額,由省招辦對外公布組織志愿采集。征集志愿中,學生可以填報三個學校,外加一個是否服從的志愿。
退檔后還能參與補錄。退檔只是在第一輪投檔錄取工作中結束,并不會全部結束,接下來還有二輪的錄取程序。學生在平行志愿中退檔,可以參與征集志愿,也就是補錄。部分學校因為在第一輪沒有完成招生計劃,本省招辦會發布相關補錄的院校信息,學生可以多關注這些信息,找到目標院校以及專業,參與征集志愿環節。
不過,要注意的是,雖說平行志愿的機會多,但在選擇學校和專業上面還是要有必要的考量一番。如果還是不加思考的選擇,只會又浪費一次機會,慘遭再次滑檔和退檔情況。學生要避開一些熱門的專業,比如口腔、會計等專業,這些專業往年來都是較火熱的專業,學生要綜合自身情況再來填報志愿。最后,留一個志愿保底,盡量采取服從調劑策略,這樣能補錄的機會才會更大一些。
總的來講,退檔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學生填報的專業未能達到相關院校的分數等要求,學生又不服從調劑,因此被退檔。